【生活中心、資訊研究組╱綜合報導】揚名海內外的故宮博物院鎮院之寶「翠玉白菜」,在外雙溪故宮展示了四十二年,白菜頂端的螽斯(音同「中」斯,即紡織 娘)左鬍鬚中段斷了約零點五公分,昨天才曝光。故宮昨舉行記者會坦承,該院十五年前就發現螽斯斷鬚,但缺損年代並不可考,研判應約在六十年前故宮文物自中 國遷台過程中,即造成損傷。




缺損曝光

部分資深導遊、故宮導覽員早在十幾年前就聽過螽斯斷鬚,並表示:「一點都不稀奇。」故宮博物院長林曼麗昨則在媒體披露後才得知,她強調這是陳年舊事,只要不是人為損壞就不是那麼重要。

故宮:將不會修補
對於是否要修補蟲鬚?故宮主任秘書金士先表示,修補可能會降低翠玉白菜的價值,也沒有合適的人可以修補,因此「不會進行。」昨到故宮參訪的遊客對翠玉白菜 有毀損,紛紛驚訝表示:「從沒聽過!」有人表示惋惜,並認為故宮導覽時應據實告知,但民眾林小姐認為:「就算有瑕疵也是一種美,瑕不掩瑜啦!」
據 故宮文獻記載,「翠玉白菜」原陳設於清光緒皇帝瑾妃居住的永和宮中,相傳是她的嫁妝(瑾妃於西元一八八八年入宮),距今約一百二十年。工匠運用玉質顏色的 變化雕琢而成,一體成型,綠葉上有兩隻昆蟲,體型較大的是螽斯,另一隻是蝗蟲,象徵多子多孫,白菜則象徵瑾妃的純潔。翠玉白菜這件工藝瑰寶普受世人讚歎,美國《紐約時報》曾形容,「這是一塊罕見、上好的玉,色彩與造型搭配得天衣無縫。」法新社也讚譽「翠玉白菜雕工精緻……象徵純潔與富裕。」中國《人民日報》海外版則以「鎮館寶物」形容。
而翠玉白菜從四十二年前故宮峻工至今,除在四年前投保三億五千萬元、外借高雄市立美術館展出外,未曾從故宮撤展,平日有五千至六千遊客湧進故宮仔細端詳這件珍寶。
淡大歷史系副教授何永成昨說,聽到斷鬚很心痛,故宮應聘專人鑑定其原因,還原歷史真相;台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副教授廖新田則說,故宮推判是搬運來台損傷說法未必可信,應找專家鑑定原因。
金士先說,一九四八年翠玉白菜隨國軍撤退來台前,就經過多次搬運;一九九二年一月,該院器物處處長張光遠巡視文物時,意外發現其螽斯左鬚斷裂,經查一九六六年故宮出版周刊與一九七二年出版的月曆照等陳年照,當時就已出現毀損,「斷鬚處須從上往下觀看,較易看出。」
故 宮器物處研究員鄧玉蘋說,故宮一九九二年發現翠玉白菜損毀後,即向北京故宮查證有無更早的檔案照片,但北京故宮並沒有,因此缺損年代無可考,檔案照只能證 明至少在一九六六年時就已毀壞,對外界質疑是四年前出展至高雄時毀壞,根本是無稽之談;她認為最有可能損壞點是在一九四八年搬運來台的過程中發生。
金 士先說,翠玉白菜出展至高雄時投保三億五千萬元,這次經媒體報導,依文物估價經驗法則來看,只要不是人為刻意毀損,斷鬚事件反而增加其故事與傳奇性,價格 只會增不會跌;台灣藝術大學校長黃光男也說,翠玉白菜是高價值的骨董,斷鬚事件只會增加中外人士對其好奇心,他也看好其價格再漲。

「紀念品應改斷鬚」
翠玉白菜傳出毀損一事,昨很快就在故宮傳開,擔任中國旅遊團導遊的呂義仁表示,他帶團時不會特別解說,「反正看也看不太出來。」故宮導覽員陳先生則笑著 說:「這不是什麼秘密。」有民眾說,斷鬚是種特色,故宮翠玉白菜紀念品上的螽斯鬍鬚都是完整的,「不夠寫實」,應全改為斷鬚蟲。
翠玉白菜出現損毀,不少中國及香港的民眾都表示惋惜。曾到故宮參觀的深圳民眾李先生表示,翠玉白菜紋理清晰細緻,令他印象難忘。香港民眾吳先生認為,翠玉白菜屬國寶級藝術品,損毀不減其歷史及藝術價值。
昨也傳出故宮另一國寶「肉形石」出現有一小塊缺損情形,故金士先強調,肉形石色澤與形狀是渾然天成,絕無遭受毀損。



翠玉白菜小檔案
◎外觀
長18.7公分,寬9.1公分,厚5.07公分。鮮活欲滴的白菜象徵原物主清光緒瑾妃的純潔,菜葉上停歇的螽斯(音同「中」斯,即紡織娘)與蝗蟲象徵多子多孫
◎製作
工匠運用與翡翠同材質的輝玉自然分布的色澤,一體成型雕琢成
◎年代
清末光緒皇帝(西元1871~1908)妃子瑾妃寢宮永和宮的擺設,也可能是瑾妃1889年入宮時的嫁妝,距今約120年
◎每日參觀人次
平日約5~6千人,假日為7~8千人,熱門展時約有1萬5千人
◎地位
.故宮鎮院之寶,從故宮1965年峻工至今,.除2003年出借至高雄市立美術館外,從未撤展
借展至高雄時,保險價3億5千萬元

故宮翠玉白菜斷鬚佐證
1966年 故宮出版周刊上刊登的照片。
1972年 故宮出版的月曆上刊登的照片。
1992年 故宮器物處長張光遠發現翠玉白菜斷鬚,同年6月簽呈公文報告斷鬚一事。
資料來源:故宮博物院


故宮昨駁斥肉形石也出現毀損情事。圖為肉形石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dalwin12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